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八六年国库券条例(已失效)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3:33:57  浏览:838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八六年国库券条例(已失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八六年国库券条例

1985年11月23日,国务院

第一条 为了适当集中各方面的财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定发行一九八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
第二条 国库券的发行对象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城乡人民。
第三条 国库券发行任务,采取合理分配的办法。对单位,按预算外资金或集体企业税后留利的一定比例分配任务;对城乡人民,一般按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分配购买任务。对国家分配的购买任务,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期完成。
第四条 国库券发行的总额由国务院确定,并从当年一月一日开始发行。交款期限,单位交款六月三十日结束,个人交款九月三十日结束。
第五条 国库券的利率,单位购买的国库券,年息定为6%;个人购买的国库券,年息定为10%。
国库券计息,一律从当年七月一日算起,提前交款的不贴息。
国库券利息在偿还本金时一次付给,不计复利。
第六条 国库券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单位购买的和个人购买在1,000元以上的,发给国库券收据,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个人购买在1,000元以下的,发给国库券。国库券票面额,分为5元、10元、50元和100元四种。
第七条 国库券本金的偿还期定为五年,在发行后的第六年一次偿还本息。
第八条 国库券的发行和还本付息事宜,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其所属机构办理。
第九条 发行国库券筹集的资金,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平衡的需要,统一安排使用。
第十条 国库券可以在银行抵押贷款,个人购买的国库券,可以在银行贴现,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
第十一条 对伪造国库券或破坏国库券信用者,依法惩处。
第十二条 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做好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普查建立住房档案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关于做好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普查建立住房档案工作的通知

国管房地字[2000]180号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厅字[2000]4号)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开展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住房档案工作〉的通知)》(国管房地字[2000]161号)精神,现就做好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普查和建立部级干部住房档案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普查的范围和内容
(一)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及所属企、事业单位正副部级干部(包括享受部级干部住房待遇的干部)及已故部级干部的配偶的住房情况,包括房屋产权状况、使用权状况及房屋状况;在京外拥有住房或在京拥有两处以上住房的,应一并填报。
(二)各部门、各单位拥有产权的部级干部宿舍情况,包括房屋的数量、分布和使用情况(小院、独立小楼须标明占地面积)。
部级干部宿舍指:专为部级干部建设、购买的住房,经过改造分配给部级干部居住的普通住房,部级干部住用的小院、独立楼房。
(三)1998年1月1日以后,各部门自建自购的部级干部宿舍情况,包括审批部门、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建筑标准、分配情况等。
二、普查的办法
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普查工作与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普查工作同时进行。对部级干部住房普查工作的程序、时限和要求,除本通知作出明确规定的外,一律按照《关于开展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住房档案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使用统一的报表,但应分类填报,分开管理。
三、建立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档案的工作,按照统一建立、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各部门要在建立普通职工住房档案的同时建立本部门部级干部住房档案,并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建立统一的部级干部住房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
四、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新任职或外地调京的部级干部要求解决住房或申请住房补贴的,应出具本人的住房档案,由所在单位出具申请文件,按归口向有关部门进行申报登记。
  部级干部住房普查和建立部级干部住房档案是房地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部门职工住房普查工作小组要精心组织,严格要求,认真落实。



附件一: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情况调查表及填表说明
附件二: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拥有产权的住房使用情况调查表
附件三:1998年1月1日后自购自建部级干部宿舍情况表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2000年9月30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白银经济政策问题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白银经济政策问题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1994〕69号文件精神,现就调整白银经济政策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调整白银收售价格问题
按照市场经济管理原则,为使白银价格体系与黄金价格体系相一致,将白银收售价格定价方式由现行的固定方式改为浮动方式,白银的收购价格按低于国际市场银价10%的水平制定,白银的配售价格与国际市场银价一致,并按国内外汇市场的平均汇率折人民币计算。
(一)白银收购价格
1.根据今年年初至7月28日国际市场白银平均价格每盎司5.33美元和目前人民币兑美元8.62∶1的汇率折算,以低于10%的水平计算,白银收购价定为:含银量不足99.9%的,按每公斤1330元(每克1.33元)收购;含银量达99.9%以上的,按每公斤1
350元(每克1.35元)收购,银元按每枚31.60元收购。
2.白银、银元收购价调整以后,请各行将调价之前的“收兑白银”、“收兑银元”帐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按原收购价汇总,于10月15日之前扫数上售总行。对按新价收购的白银、银元,要开立新的“收兑白银”、“收兑银元”帐户,待积存一定数量后,再按实际收购价上售。不
得将新旧收购价款混在一起上售。
(二)白银配售价格
1.含银量不足99.9%的,按每公斤1480元(每克1.48元)配售;含银量达99.9%以上的,按每公斤1500元(每克1.50元)配售。配售白银一律用人民币结算。
2.白银配售价格调整后,取消白银配售的差别价格和少数民族用银优惠价格,一律实行统一的配售价格。但用银指标仍按计划管理。
3.外贸出口用银及“三资”企业用银,按现行代理进口(按国际市场银价另加手续费收取外汇)的供应办法执行。
(三)白银联行调拨价格
1.以调入行调入白银入帐日总行发布的白银配售价(含银量达99.9%以上的档次)为准。近期以每公斤1500元(每克1.50元)计价。在分行将调入白银向辖内各行调拨时,应以原调入价为准。
2.分行调入不同价格的白银,应按照调入批次开立“配售白银”帐户,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配售业务的核算。各行要在“暂收款项”科目下设立“配售白银收益户”,在“暂付款项”科目下设立“配售白银亏损户”。今后,由于价格浮动及档次变化所产生的调入日配售价与售
出实物日配售价的价差,正价差记入“暂收款项——配售白银收益户”,负价差记入“暂付款项——配售白银亏损户”。发行(金银)部门按照调入批次,设立相应的“配售白银登记簿”(附式一),逐笔登记第一笔配售白银的数量、单价及正负差价,并定期与会计部门进行核对。年终,
会计部门根据“暂收款项——配售白银收益户”和“暂付款项——配售白银亏损户”余额,填制“配售白银收益对帐单”(附式二)和“配售白银亏损对帐单”(附式三),与发行(金银)部门的“配售白银登记簿”的正负价差余额核对相符后,将“暂收款项——配售白银收益户”和“暂
付款项——配售白银亏损户”余额逐级分别上划到省级分行。省行汇总辖内收益及亏损,填制“配售白银收益上划清单”(附式四)和“配售白银亏损上划清单”(附式五),经主管行长签字后,分别作为上划白银收益、亏损报单的附件,于12月31日上划总行“0331金银”科目(
行号为10052)。
3.联行调拨价调整后,请各行在调价日对本行配售用银的库存净值,按新价进行升值调整,并汇总填制“联行调拨差价计价单”,于8月20日之前将升值款(每克0.64元)上划总行(行号为10052)。
二、关于白银经济政策问题
白银价格调整后,取消现行白银开发基金、地质勘探基金、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白银生产建设所需银行贷款与黄金行业实行同一政策。对白银的生产和银行配售环节的税收问题,亦比照黄金税收政策执行。
三、关于加强白银收购管理问题
新的白银价格体系建立后,国家对白银仍实行统收统配政策,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严禁倒买倒卖和私自买卖白银及相关产品,凡违反规定者,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各行要与有色金属工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白银流
通和生产环节的监管工作,以确保企业将白银产品交售国家。
以上规定从1994年8月1日起执行。
此文下达后,请各行注意了解、收集白银调价后的新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总行。
附:一、配售白银登记簿
批次:
-------------------
| 日 期 | 调 入 |
|-------|---------|
| | | | |
| | | | |
| | |纯 重| 单 价 |
| 月 | 日 | | |
| | |(克)|(元/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自年初累计 | | |
-------------------

---------------------------------------------
| 配 售 | | |
|-----------------------------------| | |
| | | | | |库 存| |
| | | | 正价差 | 负价差 | |备 注|
|纯 重| 单 价 |金 额| | |(克)| |
| | | |----------|----------| | |
|(克)|(元/克)|(元)| | | | | | |
| | | |单位正差|金额(元)|单位负差|金额(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二、
---------------------------------------
| 中国人民银行 分行 |
| 配售白银收益对帐单 |
|-------------------------------------|
| 截止至 年 月 日止,我行“暂收款项——配售白银收益户”余额为人|
|民币 。与“配售白银登记簿”累计正价差核对无误。 |
| |
| |
| |
| 会计处长签字 发行(金银)处长签字 |
---------------------------------------
附:三、
---------------------------------------
| 中国人民银行 分行 |
| 配售白银收益对帐单 |
|-------------------------------------|
| 截止至 年 月 日止,我行“暂收款项——配售白银收益户”余额为人|
|民币 。与“配售白银登记簿”累计负价差核对无误。 |
| |
| |
| |
| 会计处长签字 发行(金银)处长签字 |
---------------------------------------
附:四、
--------------------------------------
| 中国人民银行 分行 |
| 配售白银收益上划清单 |
|------------------------------------|
| 我行一九 年度“暂收款项——配售白银收益户”金额为人民币 |
| 。与“配售白银登记簿”累计正价差核对无误。 |
|------------------------------------|
| 行 章 | 主管行长签字 | 会计处长签字 |发行(金银)处长签字|
--------------------------------------
附式:五
--------------------------------------
| 中国人民银行 分行 |
| 配售白银亏损上划清单 |
|------------------------------------|
| 我行一九 年度“暂收款项——配售白银亏损户”金额为人民币 |
| 。与“配售白银登记簿”累计负价差核对无误。 |
|------------------------------------|
| 行 章 | 主管行长签字 | 会计处长签字 |发行(金银)处长签字|
--------------------------------------



1994年8月24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