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四川省旅游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06:46:31  浏览:921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旅游条例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2号


  
  《四川省旅游条例》(NO:SC102182)已由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2年5月31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5月31日



四川省旅游条例


(2006年9月28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12年5月31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保护、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从事旅游经营、服务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发展旅游业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的原则,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综合管理。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事项,协调处理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的组织协调和行业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旅游业的监督管理、指导服务工作。
  第七条 旅游行业协会应当完善行业自律制度,依法开展活动,发挥服务、引导和监督作用,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章 旅游促进与资源保护


  第八条 旅游业发展应当统一规划。编制旅游规划应当突出地方特色,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区、文化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规划相协调。编制其他有关规划应当统筹考虑旅游功能,兼顾旅游业的发展。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省旅游规划、跨市(州)区域旅游规划并组织评审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经上一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旅游规划的变更和撤销,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编制旅游规划使用财政资金的,应当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旅游发展和财政状况,将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宣传、行政执法等所需经费纳入部门综合预算予以保障。
  省、市(州)人民政府和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优先安排旅游景区的交通项目建设。主要交通干线和城市道路应当设置标准化的旅游交通标志、主要旅游景区指示牌。
  第十二条 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在批准、核准、备案前应当书面征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并按照有关建设程序报批。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利用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建设旅游项目,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利用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其他历史人文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保持其特有的历史风貌,不得擅自改建、迁移、拆除。
  第十三条 国有旅游资源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租赁、承包、竞买和其他形式依法取得经营权,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旅游景区景点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经营,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旅游资源,并向公众提供安全、稳定和价格合理的服务,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旅游景区景点观光车(船)、索道等公共服务设施经营者未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批准,不得擅自停业、歇业。经过批准停业、歇业的,应当提前对外公布。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为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申请设立省级旅游度假区,由省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申请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按照相关规定报批。
  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国家级或者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名义从事开发和经营活动。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评价,建立旅游资源档案,指导、监督和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跨行政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
  第十六条 建立旅游信息预报制度和旅游警示信息发布制度。
  省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在春节、国庆节等节庆活动期间和旅游高峰期,应当通过大众传媒向社会公开发布主要旅游区旅游接待信息。
  旅游区域发生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形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发布旅游警示信息。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旅游信息库,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旅游经营者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旅游信息发布、查询、预订等服务,提高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公共交通枢纽、主要旅游景区和重要的商业街区应当设置公益性旅游咨询点,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第十八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公民自助式旅游的发展,为公民自助式旅游提供方便。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和旅游市场及旅游者需求,通过政策扶持、宣传推介、协调指导等措施,鼓励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规范发展观光、民俗、休闲等乡村旅游。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通过组织引导、帮助协调等措施,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景点特点及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促进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发展。
  第二十一条 鼓励通过会展、演出、赛事等大型活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十二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旅游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旅游服务地方标准。
  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制度,具体办法由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可以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公务活动事项。


第三章 旅游经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四条 旅游经营是指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从事旅游招徕、接待,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信息等综合性服务的行为。
  旅游经营者是指旅行社、旅馆、旅游集散站、旅游线路经营者、旅游景区经营者和网络旅游经营者等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二十五条 旅游经营者未经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等级机构依法评定的,不得使用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标志和称谓。已经评定的,不得违规使用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标志和称谓。
  旅游从业人员不得伪造、涂改、买卖、出租、转借旅游从业证书。
  第二十六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提供旅游服务。
  旅游经营者可以制定和实施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第二十七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和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按照规范要求消除旅游安全隐患,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
  旅游经营者提供的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强制性标准的,需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的程序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运行。
  第二十八条 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等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旅游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
  第二十九条 重要旅游线路的旅游成本价、市场参考价,应当由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二节 旅行社
  第三十条 从事旅行社业务应当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一条 经营出国、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组织出国、出境旅游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手续、报有关部门审验。
  未取得出国、出境旅游业务经营资格的旅行社不得签订出国、出境旅游合同或者办理出国、出境旅游手续。
  第三十二条 旅行社设立分社、服务网点应当根据业务经营发展的需要确定,向分社、服务网点所在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设立登记,并报同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旅行社应当对其服务网点进行统一管理。服务网点不得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 旅行社应当与导游、领队人员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导游、领队人员收取任何费用。
  旅行社需要临时聘用导游人员的,应当与委派机构签订聘用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旅行社不得使用未取得导游证的人员从事导游活动。
  第三十四条 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书面合同,明确服务项目、费用标准和违约责任等事项。采用格式条款合同示范文本的,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合同有关格式条款的具体含义。自理自费项目应当在旅游合同中约定。合同示范文本,由省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旅行社应当根据旅游合同制定旅游团队运行计划,向旅游者发放旅游团队运行计划表和旅游服务质量评议表。
  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未经旅游者同意,旅行社不得在旅游合同约定之外提供其他有偿服务。
  第三十五条 旅行社因接待、招徕旅游者,与其他旅游经营者发生业务往来的,应当选择具有法定资质的旅游经营者为服务提供方,订立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三十六条 旅行社经营旅游团队业务,同团同标准的合同价格应当相对一致,价差不超过百分之十五。超过部分,旅行社应当退还给旅游者。
  第三十七条 旅行社应当按照旅游合同安排的行程提供服务,非因不可抗力,不得单方面改变旅游合同安排的行程。
  由于其他旅游经营者的原因致使旅游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旅游者可以要求组团旅行社先行赔偿。旅行社赔偿后,再由旅行社向其他旅游经营者追偿。
  第三十八条 旅行社因自身过错导致旅游行程延误的,旅行社应当征求旅游者的意见。旅游者同意继续履行合同的,由旅行社支付延误期间有关费用和违约金;旅游者要求终止旅游合同的,旅行社应当安排旅游者到达约定地点,退还未完成的行程费用,支付违约金,赔偿直接经济损失。
  第三十九条 旅行社应当独立经营旅游团队业务。确有困难需要转、并旅游团队的,应当征得旅游者同意,并在旅游合同中补充约定。
  未经旅游者同意,旅行社不得单方面转、并旅游团队。
  第四十条 旅行社不得以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为由单方面终止旅游团队的运行或者滞留旅游者。
  第四十一条 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和旅游者人身意外保险。
  第四十二条 旅行社经营自驾游业务的,应当与旅游者签订书面协议,告知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注意事项,提供必要的导向与联络、应急与救护等服务。
  第三节 导游
  第四十三条 导游人员应当参加国家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经资格考试合格的,方可取得导游资格证书。
  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应当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方可申请领取导游证。未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在导游管理服务机构登记,方可申请领取导游证。
  在省外取得导游证到四川省执业的,应当参加由四川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四川省旅游知识及服务规范培训。
  未取得导游证的人员,不得从事导游活动。
  第四十四条 在导游管理服务机构登记的导游,由导游管理服务机构负责培训和推荐。
  导游管理服务机构的设立,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四十五条 导游人员应当按照旅游合同和旅游团队运行计划表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得擅自改变旅游合同或者擅自改变团队运行计划。
  第四十六条 导游人员在从事导游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未经聘用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
  (二)在讲解中掺杂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社会公德的内容;
  (三)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
  (四)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
  (五)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其他旅游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 导游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年度审核并遵守相关规定。
  第四节 旅游景区景点
  第四十八条 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应当确定旅游接待期间和游客承载力,实行旅游者流量控制,并提前三十日向社会公告。
  第四十九条 旅游景区景点应当设置区域界限标志、服务设施标志和游览导向标志。对具有危险性的区域和项目,应当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五十条 旅游景区景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立旅游服务和旅游投诉机构。
  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应当设立医疗救助中心,建立健全紧急救援机制。
  第五十一条 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按照价格管理目录实行分级管理。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重要游览参观点的门票价格,由省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市(州)价格主管部门管理的门票价格,不得高于省价格主管部门管理的同类景区景点门票价格。
  第五十二条 旅游景区景点票价应当保持合理和稳定。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调整应当在国家规定的调整时限和幅度内提出申请。
  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旅游景区景点调价申请后,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向社会公示。受理重要旅游景区景点调价申请的,应当公开举行价格听证会。价格听证会举行的时间,应当在调价申请受理决定公示九十日后进行。
  旅游景区景点票价调整应当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三条 旅游景区景点讲解人员应当取得讲解证。旅游景区景点不得提供无导游证、讲解证的人员在旅游景区内从事导游讲解有偿服务。
  旅游景区景点讲解人员应当经旅游景区景点所在地的市(州)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考核合格的,由所在地的市(州)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核发讲解证。
  对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讲解人员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依托国家自然、文化资源投资兴建的旅游景区景点应当建立免费开放日制度。
  旅游景区景点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儿童、学生、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等特定对象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城市休闲公园、科技馆等公共文化休闲场所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旅游景区景点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对特定群体优惠开放。
  第五节 旅游客运
  第五十五条 从事旅游客运经营的企业,应当具有旅游客运的资质,并取得旅游客运经营许可证。
  第五十六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向取得旅游客运经营许可的运输企业租用旅游客运汽车和船舶,签订旅游运输合同,明确运行计划,约定运输路线、运输价格、车辆和船舶的要求以及违约责任等事项。
  具有旅游客运资质的旅游客运经营企业的名录,由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公布。
  第五十七条 旅游客运汽车、船舶的驾驶人员应当按照旅游运输合同和旅游团队运行计划提供运输服务。旅游客运汽车、船舶经营者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行驶规定的旅游运行计划。
  旅游客运汽车、船舶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的运输路线,在约定期间内将旅游者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不得随意变更旅游运输线路,不得擅自更换运输车辆和船舶,不得擅自搭载与旅游团队无关的人员。
  旅游客运汽车、船舶经营者未按照约定路线运输增加运输费用的,旅行社和旅游者有权拒绝支付增加的运输费用。
  旅游客运汽车、船舶经营者擅自变更运输工具而降低服务标准的,应当退还多收的费用;提高服务标准的,不得加收费用。
  第五十八条 因不可抗力致使旅游客运延迟运输的,旅游客运企业应当及时告知旅行社和旅游者不能正常运输的事由,出具有关书面证明,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协商或者根据旅游合同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
  第六节 旅游饭店、宾馆
  第五十九条 旅游饭店、宾馆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星级评定制度。
  旅游饭店、宾馆星级服务的标志,应当置于饭店前厅最明显的位置。
  第六十条 旅游饭店、宾馆星级服务等级的评定和复核,可以由旅游行业协会提出初步评定和复核的建议,报省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旅游饭店、宾馆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应当规范,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
  第七节 旅游购物场所
  第六十一条 旅游购物场所应当向旅游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明码标价,公平交易,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得欺骗、诱导旅游者消费,不得强迫旅游者进行交易。
  第六十二条 旅游购物场所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旅游者出具购物凭证或者服务单据。
  第六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行社安排的购物场所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失效、变质商品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社赔偿的,旅行社应当先行赔付;旅行社赔偿后,可以向旅游购物场所追偿。
  第八节 其他旅游经营
  第六十四条 旅游营业性演出活动和旅游娱乐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禁止宣扬封建迷信,禁止从事淫秽、赌博等违法活动,不得在活动中欺骗、诱导、强迫旅游者消费。
  第六十五条 利用互联网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应当遵守旅行社管理的有关规定。
  网络旅游经营者应当为旅游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旅游服务信息。
  网络旅游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游览、旅行、住宿、交通、餐饮等旅游中介服务,应当从具有法定资质的旅游经营者中选择服务提供方。
  第六十六条 旅游经营者组织登山、漂流、狩猎、探险或者经营蹦极跳、过山车、旱地雪橇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许可审批手续。
  第六十七条 旅游管理公司从事旅游饭店、宾馆和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应当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 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十八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二)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尊重;
  (三)知悉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资质证件和所提供产品及服务的真实情况;
  (四)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和服务内容、方式,拒绝强迫交易;
  (五)按照本条例规定和合同约定,获得质价相符的旅游服务;
  (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提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旅游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十九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社会公德;
  (二)维护旅游秩序,遵守旅游安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规定;
  (三)保护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和旅游设施;
  (四)尊重旅游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五)尊重旅游从业人员;
  (六)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应当依法维护权益,不能擅自滞留旅游客运运输工具或者经营场所。
  第七十条 旅游者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旅游经营者侵害或者双方发生争议,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自行协商;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旅游、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四)旅游合同中约定有仲裁条款或者纠纷发生后自愿达成仲裁协议的,申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 旅游行业自律


  第七十一条 旅游行业协会应当建立诚信经营公开承诺制度、诚信经营监理制度、失信惩戒制度和失信复议制度。建立旅游行业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诚信记录。
  第七十二条 省旅游行业协会对全省旅游行业诚信自律进行指导。市(州)旅游行业协会申请加入省旅游行业协会作为单位会员的,其诚信自律约定应当以省旅游行业协会的约定为依据。
  第七十三条 旅游行业协会认为协会会员违反诚信自律约定,依照法律、法规需要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扣押或者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处罚的建议。


第六章 旅游行政监管


  第七十四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旅游开发、经营、服务中的违法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第七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旅游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旅游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旅游行业评估、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等职能转移或者委托给旅游行业协会。
  第七十六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制度,依法受理和及时处理旅游者的投诉。
  第七十七条 对适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的旅游投诉,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不适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的旅游投诉,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调解。
  第七十八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时处理旅游投诉,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投诉,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五日内移送相关部门并告知投诉者。
  第七十九条 旅游行政执法人员在旅游行政执法过程中有权询问当事人和有关人员,有权查阅、复制相关文件和资料,有权查封、扣押可能被转移或者隐匿的文件、资料,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不得拒绝、阻碍或者隐瞒。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应当配合旅游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旅游执法活动。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十一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行政责任:
  (一)不执行旅游发展规划,造成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破坏的;
  (二)未按法定时限受理和处理旅游投诉或者未按规定移送有关部门的;
  (三)不依法颁发有关经营许可证或者执业资格证的;
  (四)向旅游经营者摊派费用的;
  (五)不依法履行旅游行政执法职能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旅游经营者违法使用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标志和称谓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五至二十日。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旅游从业人员伪造、涂改、买卖、出租、转借旅游从业人员证书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旅行社违法向导游、领队人员收取费用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旅行社未制定旅游团队运行计划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至三个月。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旅行社非因不可抗力改变旅游合同安排的行程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旅游景区景点提供无导游证、讲解证的人员在旅游景区内从事导游讲解有偿服务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降低旅游景区等级。
  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旅游经营者违法租用汽车和船舶从事旅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章 附则


  第八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州省林木种苗管理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贵州省林木种苗管理条例

  (2004年9月24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维护林木种苗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林木种苗质量,推动林木种苗产业化,促进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木种苗选育、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林木种苗,是指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林木种苗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苗工作,其所属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林木种苗管理的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林木种苗管理工作。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良种引种及选育和示范推广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林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林木种苗发展规划,扶持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保护林木种质资源,鼓励和支持林木良种选育和推广。

                  第二章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

第六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林木种质资源。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在依法办理采集证或者采伐许可证后,按照技术操作规程采集或者采伐。禁止抢采掠青、损坏母树。
第七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林木种质资源采集证或者采伐许可证:
(一)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需要;
(二) 州、市、地以上国家科研课题或者国家有关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项目需要;
(三) 遭受病虫害有可能扩大危害范围的;
(四) 林木老化需进行更新改造的。
第八条 申请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林木种质资源采集证或者采伐许可证的,应当持相关项目批准文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审核,并经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之日起5日内完成审核。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符合条件的,核发采集证或者采伐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档案,定期公布本省重点保护的和可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目录。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下列林木种质资源确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加强保护管理:
(一) 珍稀、濒危树种的林木种质资源;
(二) 优树、良种采穗圃、种子园、母树林、省级采种基地; (三) 优良林分和优良种源;
  (四) 异地收集的林木种质资源;
  (五) 其他具有特殊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

                  第三章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使用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
第十二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
(一) 经区域实验证实,在一定区域内生产上有较高使用价值、性状优良的品种;
(二) 优良种源区内的优良林分或者种苗生产基地生产的种苗;
(三) 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种源、家系或者无性系;
(四) 引种驯化成功的树种及其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
  第十三条 申请主要林木品种审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提交下列资料:
(一)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申请表;
(二) 林木品种选育或者引种驯化报告;
(三) 林木品种特征的图像资料或者图谱。
第十四条 申请主要林木品种审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于每年3月1日前向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不予受理的,退回申请并书面说明理由;对受理的林木品种审定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审定工作。
第十五条 审定通过的主要林木品种,由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发给林木良种审定证书,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后,方可在本省适宜的生态区域推广;国家级审定通过的主要林木良种,按其区划在本省适宜生态区需要引种或者种植的,可以直接引种或者种植。
第十六条 对审定未获通过的主要林木品种,申请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申请复审。
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认为应当重新审定的,在6个月之内作出复审结论;认为不应当重新审定的,退回申请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应当审定的林木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作为良种经营、推广,因生产确需使用的,应当报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予以认定。
第十八条 从同一适宜生态区引进主要林木良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当地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发给的林木良种审定证书。
  第十九条 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林木良种有优良性状退化等情况的,经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确认后,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暂停或者终止使用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四章   林木种苗生产

第二十条 主要林木的商品种苗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申请领取主要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具有5万元以上注册资金;
(二) 具有10亩以上无检疫性病虫害的育苗用地或者相应规模的采种林分。采用容器育苗、组织培养、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设备进行育苗生产的,不受面积限制;
(三) 具有林木种苗生产、储藏、加工、检验、包装设施和仪器设备;
(四) 具有中专以上相关学历或者初级以上相关技术职务人员。育苗面积100亩以上必须具有中级以上相关技术职务的人员。
申请生产主要林木良种的,还应当具有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审定证书。
第二十一条 申请生产主要林木良种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逐级报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生产其他主要林木种苗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审核、核发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均应在20日内完成。对不具备生产许可条件的,核发部门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商品林木种苗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和种苗检验、检疫规程,制作标签,建立林木种苗生产档案。
林木种苗生产档案应当保存5年以上。

                   第五章   林木种苗经营

  第二十三条 林木种苗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申请领取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具有1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
(二) 具有经营场所以及林木种苗加工、包装、贮藏设施和检验种苗质量的仪器设备;
(三) 具有中专以上相关学历或者初级以上相关技术职务,能正确识别所经营种苗的品种、掌握种苗检验、分级、包装、运输、贮藏、保管的专业技术人员。
申请经营林木良种的,还应当具有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审定证书。
第二十四条 申请经营林木良种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种苗经营单位和个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逐级报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经营其他林木种苗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种苗经营单位和个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审核、核发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均应在20日内完成。对不具备经营许可条件的,核发部门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苗有剩余的,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种苗经营者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苗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苗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苗的,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林木种苗经营单位和个人销售的林木种苗应当附有标签,并建立林木种苗经营档案。
  林木种苗经营档案应当保存至售后5年以上。

                  第六章   林木种苗使用和质量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不定期的林木种苗余缺调剂,并向社会发布林木种苗供需、价格等信息,积极引导林木种苗使用者科学选购林木种苗。
第二十八条 生产、包装、经营、贮藏、检验、使用林木种苗,应当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质量管理办法和标准。
  第二十九条 林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种苗抽查任务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对种苗质量进行监督时,有权制止林木种苗生产者、经营者生产、经营不合格的林木种苗。对生产、经营、使用的林木种苗进行抽查时,应当依照林木种苗检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取样,样品由被抽查者提供。
  第三十条 林木种苗使用者因种苗质量问题而遭受损失的,出售种苗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
  赔偿额包括购买种苗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
  有关费用包括购买种苗支出的交通费、种苗保管费、检验费、鉴定费、误工费等。
  可得利益损失,双方有合同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本地种植同种树木的单位平均年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当地没有种植同种树木的,参照种源地种植同种树木的单位平均年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
第三十一条 造林绿化应当适地、适树、适种源,使用良种壮苗。
用于国家重点造林工程使用的林木种苗,调出方、调入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共同抽样封存,各自保留样品,封存保留的林木种苗样品直到该批种苗用于生产并确定其质量检验结果为止。
国家重点造林工程使用的林木种苗应当实行招标投标制度。
  第三十二条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在木材检查中,发现涉及林木种苗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单位和个人发现林木种苗违法行为,有权举报。
第三十三条 由于不可抗力原因,为生产需要必须使用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种用标准林木种苗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 种苗严重短缺,所用种苗在一定区域内有较高使用价值,且技术指标至少有一项达到质量分级标准;
(二) 优良种源区内优良林分或者种苗生产基地生产的种苗;
(三) 有特殊使用价值的。
  第三十四条 使用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种用标准林木种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用种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进行初审,并经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之日起5日内完成审核。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7日内完成审核,并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省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准予的书面决定;对不予批准的,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种苗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林木种苗引种,没收林木种苗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属种苗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 从事种苗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 对具备条件的申请者不按时核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三) 对不具备条件的申请者核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的;
  (四) 超越职权核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五) 其他违法行为。




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闽招办〔2009〕普18号


各市、县(市、区)高招办:
为健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考务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考务管理行为,保障高考的正常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的通知》(教考试[2009]2号)及省招委会有关规定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细则(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细则(暂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二○○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闽招办〔2009〕普18号



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高招办:
为健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考务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考务管理行为,保障高考的正常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的通知》(教考试[2009]2号)及省招委会有关规定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细则(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细则(暂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二○○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教育 招生 考试 实施细则
抄 送:教育部学生司、考试中心,省教育厅办公室、监察室、
学生处

附件:
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细则
(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国家教育考试。为健全高考考务工作制度,保障高考的正常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的通知》(教考试[2009]2号)及省招委会有关规定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提供考试成绩,同时也要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三条 高考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公平、安全、规范。
第四条 高考的试题(包括副题)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答案及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前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
第五条 高考考务工作由教育部领导,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管理,各级高招办组织实施。各级高招办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管理高考工作。
第六条 高考考务管理的规范化,是对考试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规定统一的操作程序,对考点考务管理规定明确一致的质量标准,达到统一管理规定、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的目的。
第七条 试卷、答卷和答题卡的运送与保管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规定,各级高招办要落实省招委会《关于加强福建省高校招生考试试卷保密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闽招委[2008]8号)的各项要求。
第二章 规范化考点的基本条件与要求
第八条 高考以县(市、区)为考区,考区成立考区委员会,由县(市、区)招生委员会主任任考区主任,教育行政部门及考试机构负责人任考区副主任,并有公安、保密、监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考区委员会领导、组织、管理本考区的考试实施及处理考试期间本考区发生的重大问题。考风考纪实行考区主任负责制。
第九条 考区根据当年考生数量及分布情况设置若干考点。考点应设在县(市、区)政府所在地较为完善的全日制中学,以利于考试管理。考点必须符合安全保卫要求、封闭条件好、外部干扰少、交通方便、保证水电供应、通讯畅通、内部设施齐全(如听力设备、试卷、答题卡存放地点、考场网上巡视系统、教室环境、课桌椅规格等)。上年度在高考中违规被取消考点资格的学校,不得作为考点。
第十条 因特殊情况要在县(市、区)政府所在地以外设考点的或在规定范围内新设考点的,均须经设区市招生委员会现场考核同意后报省招生委员会批准。
第十一条 高考前,各设区市高招办应对本辖区内所有考点进行年度检查验收,对符合规范化考点条件的,应允许其申请挂牌。对局部未达到规范要求的,应及时敦促其整改。对上一年度严重违规被处罚的考点,应予以取消,待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重新申请作为考点。
第十二条 考点设主考1人,副主考2-3人,由考区主任聘任。主考、副主考在考区委员会领导下组织、开展工作。考点主考对考区主任及考区委员会负责并签订责任书。
第十三条 考点下设考务、安全保卫、医疗防疫、后勤保障、联络协调等职能组,各职能组应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互相配合,在考点主考领导下协同开展工作,以保证考试正常实施。
第十四条 考点应在考试开始前进行规范布置。考点布置应既庄重又大方,在考点所在中学校门口上方悬挂统一横幅“××××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区××考点”,校内醒目处要张贴鼓励考生沉着应考和“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等标语,张贴《考点平面示意图》、《考场分布示意图》、《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表》、《考生须知》、有关违规处理规定及其他必须向考生告示的注意事项。
第十五条 考点内部环境要保持安静、安全、卫生、整洁,要按规定做好考点卫生消毒工作。在考场四周5米以外应划定醒目的警戒线并设置警戒标识。对外语听力考试音响主控室设在考场警戒线以外的,要单独另设警戒线并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考试期间,禁止一切与考试无关的人员进入警戒线内。
第十六条 考点内设立主考办公室,试卷、答题卡、听力磁带保密保管室,网上巡视监控室、医务室、问询处、茶水供应处,考生休息处,自行车停放处等必要的服务设施,并应有醒目的示意标识。考点内通往厕所的路上也要有醒目指示标识。考点要为执行与考试有关事务的医疗救治车辆、公安治安巡逻车辆及无线电监测定位车辆提供便利。
第十七条 考点要编印考试秩序册,并于5月31日前报设区市高招办备案。秩序册主要内容应包括考点组织机构、负责人名单及联系电话,考点各职能组人员名单,有关岗位职责,《考点平面示意图》、《考场安排情况表》、《考点作息时间表》,考点突发事件预案等。
第十八条 考点的广播线路、听力设备、网上巡视系统、通讯设备、电力保障、信号电铃、电灯、车辆等,应在考前逐一检查落实到位,确保考试期间正常运行。考点要根据需要为考场配置统一的考务用品,如浆糊、密封签、垫板、2B铅笔、橡皮擦、削笔刀、0.5毫米黑色签字笔,“缺考”、“空白”印章,蓝色印油等。考点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应对恶劣气候、急性传染病扩散、人为破坏、设备故障及突然停电等突发事件等方面制定若干预案,以保证高考顺利进行,应急预案于考前报上一级招生考试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 考点应成立“突发、偶发事件处理专门小组”,由考区主任兼任组长,考点主考兼任副组长,并有监察、公安、安全保密、信息产业、卫生防疫、高招办的负责人以及巡视组组长、考点所在中学领导和外语科非高三年段教师代表等参加,负责考点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考试期间偶发事件的处理和事件发生期间考点秩序的维护。
第二十条 考点应根据当地疾病防控要求做好如体温监测等相关准备工作,还应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情况主动争取环保、卫生防疫、城管、水电、公安、交通、通信等部门的支持,确保考试期间考点的安全、安静、整洁、卫生和供电广播通信畅通,尤其听力考试时间内,杜绝考点周边环境噪音(车辆、建筑、鞭炮及其他人为干扰源等)对考生应考的干扰。
第二十一条 考点必须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举报电话由考区统一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考场基本要求
第二十二条 考点根据生源情况分类设立若干考场,并设有为防控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而设立的备用考场。考场及备用考场应选择在安全、安静,通风透气、采光条件好,桌椅整齐的教室。考试开始前,必须对考场进行清理与消毒。室内除考试必备物品、文字外,不得留有其他任何可能影响考试的物品和字迹。考场及备用考场须按规定配备外语听力播音设备和网上巡视系统。
第二十三条 每个考场考生数为25人(各科类尾数考场和备用考场可以少于25人),不同科类(除音乐、美术、体育类外)的考生不得混编在同一个考场。考场门窗玻璃应齐全,配有门锁,室内40W以上日光灯不少于4支。考生座位须单人、单桌、单行排列,间距80厘米以上。如为单人桌,则须按每考生两张配置,桌子的摆放形式必须统一规范,桌口朝前(连椅桌、斜面桌或无法移动的桌子除外),桌面平整、无任何字迹记号(如有字迹记号,须用三合板或塑料布罩住),抽屉内须清空,考生必须统一坐在靠左边(或右边)的单人桌座位上。考生的准考证号签粘贴在桌面的左(或右)上角。每张桌面上应备有一块干净的小木块或小石子,以压放试卷、答题卡。考场内多余的课桌椅和杂物须清理到教室外面并整齐摆放。
第二十四条 考场门口应张贴有本考场科类、序号和考生准考证起讫号的考场统一标志。考场外还应备有考生禁带物品暂放处,但考点应事先告知考生不对暂放物品尤其是贵重物品负保管责任。
第四章 考试工作人员的选聘与培训
第二十五条 各级高招办要配备与所承担的全国统考考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考试工作人员。考试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第二十六条 考点工作人员包括考场监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各类人员必须佩戴相应标志的胸卡上岗。
第二十七条 考点主考、副主考由考区主任聘任。考点工作人员由考区考试机构或考点主考聘任。其中每个考场内配备2-3名监考员。考点还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若干机动监考员。各考区应派公安人员协助考点做好安全保卫,试卷、答题卡保密保管和押运工作。
第二十八条 考点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良好,作风正派,遵纪守法,遵守保密工作规定。
2、熟悉考试业务,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
3、参加岗前培训且考核合格。
4、非高三任课教师或班主任。
5、专职(含因工作需要必须兼职)的考试工作人员,如有直系亲属参加当年的全国统考,应回避接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与答卷(含答题卡,下同)(如试、答卷接送、保管,考场警丝内等),同时由考区考试机构汇总名单报设区市高招办备案;其他兼职人员,如有直系亲属参加当年的全国统考,不得参加当年的考试工作。考区考试机构和考点主考应向考试工作人员宣传高考回避制度,有关考试工作人员有主动报告申请回避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监考员除具备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两年以上教学工作经验。
2、当年没有从事对应考考生的学习辅导。
3、同一考场的监考员必须来自不同的单位,且应考虑到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合理搭配。
4、每场考试开始前,各考点由主考主持,通过随机抽签方式,产生本场考试考场监考员名单。(监考员组合一般在第一场考试前确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每场进行新的组合。)
第三十条 考点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高考有关考务规定和相关文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考试纪律教育,明确参加监考工作,明确考试工作的要求和程序,强化依法治考意识、安全保密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2、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保密制度、高考回避制度、考务操作规程等,明确各自分工、任务和职责。
3、熟悉规程,掌握工作要领,提高处理突发、偶发事件的能力。
4、听力考试音响主控室操作人员应熟悉听力播音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领,熟悉听力播放设备及备用设备的组装、使用和维修技术,熟练掌握听力磁带播放的要领。主控室要张贴操作规程示意图和岗位职责,还要经常性维护、保养听力设备和备用设备。对听力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周密的应急措施,防止由于停电、短路、卡带等意外事件发生而影响听力考试的正常进行。
5、网上巡视监控室原则上按不超过6个考场配备一台电脑显示器,每二台电脑显示器配备一位监控员设置。监控员应熟悉网上巡视系统的各项功能,熟悉监控摄像头方位角度、线路及网络中心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技术,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监控室要张贴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建立监控员工作日志备案制度,还要经常对监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6、明确考点其他有关工作要求。
第三十一条 考点工作人员队伍要相对稳定,要坚持实行考核聘任制,各考区要建立考试工作人员档案制度,要将其培训考评情况记入本人档案,本次考试结束,应对工作人员作出客观的鉴定,并反馈给其所属单位或部门。工作人员在从事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过程的表现,应对其评优评先、考核晋级等产生影响。
第三十二条 在考试前一天,考点应安排时间,结合考生熟悉考场对考生进行理想、前途及人生观教育,考风考纪和考试诚信教育,卫生和交通安全教育。向全体考生讲明应考要求,考试期间注意事项,考试违纪舞弊可能产生的恶果,考试过程几种信号铃声的识别,并进行外语听力试听训练,结合试听将播放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确保播放设备运转正常和播放质量(少数语种考生外语考试考场如有调整,应予以特别交代)。检查网上巡视设备完备情况及摄像探头视角变动情况。
第五章 考试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第三十三条 根据教育部和省招委会的部署,各级高招办在当地政府与招委会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和管理在本地区的考试工作。
第三十四条 考试期间,各级考试机构派督考员或巡视员监督、检查考试实施的情况,协助做好考试工作。
第三十五条 开考前,所有考务工作准备就绪、考试工作人员落实到位。外语科考试前,音响主控室操作员必须再次对播放设备试运行,将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确保播放设备运转正常和播放质量良好。听力磁带由主考委托1名副主考,在监察人员陪同下直接送达主控室。听力磁带启封后,所有在主控室的人员均不得离开主控室,除与考点主考、监考进行正常工作联络外,不得与外界进行任何联系,直到听力考试结束。每场考试前,网上巡视监控人员必须调试本人所负责的考场收视情况,发现异常马上通过联络员报告考点主考予以及时纠正并作好相关工作记录。
1、试卷、答题卡交接
各科目试卷(外语科含听力磁带,下同)、答题卡、考生条形码等存放在考区试(答)卷保密室,由考区统一按《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工作规定》严格保管。开考前,按规定时间在公安人员随同下将本场考试试卷、答题卡、条形码等押运到考点。由各考点考务组长负责清点与签收。清点时要注意检查试卷外包装袋及铅封是否完整无损,确认无误后,必须由2人以上拆启外包装袋,并按试卷(答题卡)交接清单清点试卷和答题卡数量,要逐袋检查试卷、答题卡袋是否有破损或被启封,核对试卷、答题卡袋上标明科目是否与本场考试科目相同,检查条形码、准考证存根是否与本考点的考场相符等。严防错发试卷、答题卡和条形码。
2、考前点名
考点工作人员必须在开考前40分钟(第一科和外语科考前50分钟)准时到达考点,由主考进行点名,校对钟、表时间,抽签确定监考员监考的考场,明确具体要求。严禁监考员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警戒线内。
3、领取试卷、答题卡和考生条形码
每科目开考前30分钟(第一科和外语科考前40分钟),监考员甲、乙共同从考务组领取试卷、答题卡、考生条形码、准考证存根、考生签到表、草稿纸及考试用品等,认真检查试卷、答题卡袋是否有破损,核对试卷、答题卡袋面标明科目是否与本场考试科目相同,以及清点本场考生条形码数量等,核对无误签收后直接到达考场。
4、分发答题卡、草稿纸
开考前25分钟(第一科考前35分钟,外语科14:45开始分发答题卡),监考员甲启封答题卡袋(启封时应顺着密封舌裁割线割开,注意不得将袋内另一密封舌头割断,以免影响考后答题卡的装袋密封),核对答题卡上标明的科目是否与本场考试科目相同,清点答题卡数量,确认无误后按顺序分发答题卡、草稿纸、垫板(第一科考试分发)。若发现答题卡与本场考试科目不符或答题卡数量不符、错装、漏印等情况,立即报告主考,及时按照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考试实施。
5、组织考生进入考场
开考前20分钟(第一科和外语科考前30分钟),监考员甲负责守护试卷,监考员乙组织考生有秩序地进入考场并查验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指导、督促考生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桌面准考证号签旁,以及在“2009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签到表”上签名。提醒考生不得将规定以外物品带入考场。可以放在“禁带物品暂放处”但不承担保管责任。
在第一科考试前20分钟,监考员应认真向考生宣读《考生须知》及考试注意事项。再次提醒考生不得将各种通讯工具、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带入考场,提醒考生在正式开考前不得提前动笔作答(包括不得在草稿纸上写公式、单词等字迹)。
6、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贴条形码
开考前15分钟,监考员指导考生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好姓名、准考证号,并逐个认真核对考生答题卡上填写的姓名、准考证号,确认无误后按顺序逐一在答题卡正面和背面贴条形码区域框中粘贴考生本人条形码(外语科待听力考试结束后,开始核对考生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粘贴条形码),条形码一律横粘,即条形码准考证号从左向右方向排列。
7、启封试卷袋
开考前10分钟,监考员甲当众验封、启封试卷袋(外语科启封试卷袋和试听同步进行,启封时应顺着密封舌裁割线割开,注意不得将袋内另一密封舌头割断,以免影响考后试卷、草稿纸的装袋密封),并认真核对试卷科目是否与本场考试科目相同,清点试卷数量,核对页码等,核对无误后将本场考试科目名称,试卷页数、大题数等写在黑板上。若发现试卷与本场考试科目不符或试卷数量不符、错装、漏印、重印、错印等情况,立即报告主考,及时按照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考试实施。
8、分发试卷
开考前5分钟,监考员乙按顺序分发试卷,并提醒考生核对试卷科目,清点试卷页码,检查试卷是否破损、污染,试题是否漏印或字迹不清等。指导考生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好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并再一次提醒考生检查答题卡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考生本人是否相符,条形码是否清楚,是否有破损,答题卡是否印刷歪斜、模糊不清、背面空白等,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刻提出,以便及时妥善处理。监考员甲注意考场情况,制止提前抢答行为。
提醒考生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非选择题作答时,考生只能在每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以免影响扫描效果。严格按答题要求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答题的答案无效。严禁在答题卡的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作任何符号和标记。如有作图题,可提醒考生先用铅笔绘出图形,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描清楚。
提醒考生,做选做题时,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三十六条 考试期间
1、监考员甲按考点统一指令宣布考试开始,并在前台监考。监考员乙持《准考证》存根和《考生签到表》再次逐个核对考生本人与《准考证》和《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否相符,考生在《准考证》和《考生签到表》上的签名是否相同;检查考生试卷和答题卡上所填写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正确,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考生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外语科听力部分结束后开始检查核对)若发现问题应立即查明,予以处理。如不按规定填写或经督促仍不及时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的按违纪处理。
2、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点,考点大门口保卫及考场警戒人员协助把关。监考员乙开始处理缺考考生的答题卡和空白答题卡,应分别在答题卡“注意事项”框内加盖“缺考”或“空白”印章,盖章使用蓝色印油(注意防渗),并在缺考考生答题卡的正面和背面贴条形码区域框中粘贴缺考考生条形码,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缺考考生的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缺考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缺考标记点(外语科待听力部分结束后开始处理缺考答题卡和空白答题卡以及粘贴缺考考生条形码等)。按规定认真填写答题卡袋面有关栏目内容并签名。
3、外语科6月8日14:30组织考生入场。6月8日14:45开始分发答题卡,禁止迟到考生入场。6月8日14:50当众启封试卷袋和试听(两者同步进行),试听由主控室操作,播音声源附近不能有任何噪音干扰和电磁干扰(不允许使用手机、对讲机等)。试听时,主控室操作员要严格程序,小心操作,只能向考场播出试听部分,防止将考题部分提前播出,待广播中出现“试音到此结束”时立即停止播放,不要将磁带倒回开头处(各考场监考员应通过机动监考员向主控室反馈音量与音质情况)。等待听力考试正式开始时继续播放。6月8日14:55开始分发试卷。6月8日15:00听力考试开始,播放正式考试内容。听力考试期间,监考员要注意听力播放情况并要保持整个考场的安静,原则上不得在考场内走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此间,巡视员和其他人员应尽量减少在考场外的走动,无特殊情况不能进入考场。听力部分结束时,将会有“听力部分到此结束”的提示语播出。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才可以做其他部分的试题。监考员开始持《准考证》存根逐个核对考生本人与《准考证》和《身份证》照片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逐一在答题卡(含缺考考生的答题卡)的正面和背面贴条形码区框中粘贴考生本人条形码。处理缺考考生答题卡和空白答题卡并填写答题卡袋面有关栏目内容。
4、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起,考生方可交卷离开考场且除非监考要求不得返回考场。监考员乙及时检查提前离场考生的试卷、答题卡、草稿纸等,确认无误后,将试卷、答题卡等反扣在桌面上,并用小木块或小石子压住。
5、监考员应监督考生按规定独立答题,制止考生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如发生违规行为应及时报告主考按规定的程序处理。
6、每科目考试结束前15分钟,监考员甲应当众宣布“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选择题答案未填涂到答题卡上的要立即填涂到答题卡上,凡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前5分钟,监考员乙封闭后门。
7、考试期间,监考员应按“一前一后”的位置实施监考,不要长时间停留在某个考生身边,对试题内容不得作任何解释,但对试卷印刷文字不清之处所提出的询问,应及时确认后当众答复,如有试题需要更正时,应按考点主考指令对试题进行更正,并及时板书当众公布。不要在考试未结束前就开始整理考生答题卡。考试期间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因特殊情况确需离开考场的,应通知场外机动监考员到位顶岗后,方可离开考场。
8、外语科听力考试时的考务管理,本实施细则未作规定的,严格按闽招办[2008]普9号文件执行。
第三十七条 考试结束
1、宣布停止答题
每科目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监考员甲要求考生立即停止答题,监考员乙密切注视全场秩序,及时制止个别考生拖答行为。继续答题的,将作为违反考试纪律处理。
2、组织考生离开考场
监考员甲要求全体考生立即起立,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等整理好,反扣在桌面上并用小木块或小石子压住,带好《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用品依次退出考场(待考点通知后方可离开考点)。注意防止考生带走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和垫板。考点要注意维持好考生秩序,尽量劝阻考生不要堆挤在考点出口处。
3、整理答题卡和试卷
监考员依照考生准考证号,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的顺序分别整理好考生的答题卡和试卷(含缺考考生的答题卡和试卷以及尾数考场空白试卷和答题卡)、草稿纸。监考员应认真填写答题卡袋面的有关栏目内容,如实填写本考场考试情况或考生违规情况,不得违规填写,不得随意涂改。
4、答题卡验收、试卷清点密封
答题卡清点、整理完毕,套上原塑料袋后装入原答题卡袋,由考点主考委托考务组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的答题卡,由监考员进行密封签名。
试卷和草稿纸也必须由监考员分别整理好,清点无误后一起装入原试卷袋,由监考员进行密封签名(注明考点、考场等)。
外语科少数语种每一份答卷均要单独装订密封,如整个考场均为考同一少数语种的,按每个考场25份答卷装入“少数语种答卷袋”,不足25人的考场,按实考答卷份数装袋。少数语种考生原考场的英语试卷、答题卡按缺考卷、卡处理,在答题卡上填写考生准考证号、姓名,并在答题卡“注意事项”框内加盖“少数语种”印章(盖章使用蓝色印油)。考区要对少数语种考生统一造册(只需注明语种、考生姓名和准考证号),由设区市高招办汇总后报省高招办普招科备案。
备用考场试卷、答卷及答题卡应单独清点装袋密封并加以备注,原考场按缺考处理并在袋面考场情况栏注明。
省外借考考生的答题卡应指定专人(2人以上)单独装袋密封,按保密规定进行保管,由专人负责于6月9日12:00前通过机要交通寄到借考生户口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指定的地点。
5、移交、清场
经密封的各考场答题卡和试卷、草稿纸由考点考务组清点、接收后,及时移交给考区试(答)卷保密室保管。个别考点因特殊情况(考点离考区路途远),当天上午考试结束后,答题卡和试卷、草稿纸须在考点试答卷保管室临时存放,待下午考试结束一起移交给考区试(答)卷保密室保管的,或者当天下午考试试卷、答题卡须随上午考试试卷一起提前押运到考点的,必须经过设区市高招办批准同意。设区市高招办在审批前要组织有关人员严格按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对有关考点试、答卷保管室进行检查、验收,确保考点试卷保密室、答卷保管室等安全措施全部达标后方可予以批准,并报省高招办备案。县(市、区)高招办要指派专人参与保管,与考点保管人员一起做到人不离卷,确保试卷、答题卡在考点临时存放期间万无一失。严禁试卷、答题卡存放考点过夜。
有关人员对考场进行清场检查,关好门窗,封闭考场。
外语科考试结束后,当场考试启封使用的听力磁带应统一使用备用答题卡袋密封,由副主考、监察人员、操作员3人共同签字后交主考室,主考验收后签字移交给考区高招办。
各科目未启用的备用试卷、答题卡(含破损、污染及与考生调换的)以及外语听力磁带(含考试启封使用的听力磁带),由设区市高招办回收清点无误后随各科答题卡交接时如数移交省高招办。考后各考点各场考试的试卷和草稿纸,由考区回收清点无误后移交设区市高招办统一保存半年以上(考试成绩通知考生后起算)备查。
第三十八条 考生答卷(答题卡)在统一评阅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拆封。考生答卷(卡)保存期为考试成绩通知考生后半年。
第三十九条 考试期间,各级高招办应安排人员昼夜值班,值班电话应在考前以书面形式告知上、下级高招办。从试卷到达县(市、区)保密室到考试前,每天早8时、晚8时、考试期间每科目考试结束后半个小时,县(市、区)高招办需向设区市高招办报告试卷安全保密情况和考试总体情况,设区市高招办需及时汇总本地情况后上报省高招办值班室。遇有失密、泄密、大面积舞弊等重大事件,须立即报告省高招办。
第四十条 考试结束后,各设区市高招办须按要求立即将考试情况书面简要报告省高招办。
第六章 考点有关人员岗位职责
第四十一条 主考、副主考职责
1、主考在考区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考点的全面工作,主持本考点的考试,副主考协助主考工作。
2、负责选聘和培训监考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3、负责组织布置考点及考场,做好考前各项准备(包括考点有关设施、设备的检查、调试)工作。
4、发出考试预备、考试开始、考试终了信号。
5、负责本考点试卷(含备用试卷)、答题卡、听力磁带的管理。如因试卷、答题卡不完整、字迹模糊、错装以及听力磁带无声等原因须启用备用试卷、答题卡、听力磁带,应报告考区主任或副主任批准。严格履行备用试卷、答题卡、听力磁带启封手续(须由主考、副主考和巡视员3人签名负责),做好所调换试卷、答题卡、听力磁带的归档以及相关记录并及时向县(市、区)高招办报告。
6、负责本考点终止违规考生或违规考试工作人员继续参加考试或工作的处理,考点偶发事件的处理。
7、巡视考场,检查考场考试情况以及监考员工作情况。督促考试工作人员及时在当科考试结束后将进出非本人担任监考员的考场的情况及原因进行登记备案。
8、负责本考点试卷、答题卡的回收和运送工作。每科考试结束,及时组织验收各考场的答题卡装袋密封,指定考务组专人(3人以上,其中有公安人员)负责试卷、答题卡在本考点期间的保管与保卫工作。按规定时间将答题卡等送到考区指定地点并做好移交工作。
9、负责本考点的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好安全保卫、后勤、考生服务等其他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突发、偶发等重大问题要立即报告考区主任。
10、每科考试结束负责向县高招办上报本考点的考试情况。全部考试结束后,向考区委员会书面报告本次考试情况。
第四十二条 考务员职责
1、根据考区安排进行有关业务培训,按主考要求做好考点、考场的考前准备工作。
2、接收、保管、分发、回收试卷、答题卡、听力磁带,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3、负责条形码条码不清楚、破损或错贴等处理情况的记录。
4、验收考场监考员整理的试卷、答题卡:一是检查答题卡袋面的有关栏目是否按规定填写;二是检查每袋答题卡25张是否有漏装、倒装、折叠、破损现象;三是检查是否按规范进行密封;四是检查试卷和草稿纸数量是否与签领的数量相符。
5、根据主考要求处理或参与处理考试中发生的突发、偶发事件,负责填写每日考试工作日记,作出当次考试考务报告。
6、听力考试结束及每场考试结束,应及时向县(市、区)高招办简要汇报考试情况。
第四十三条 监考员职责
1、在考点主考领导下,主持本考场的考试,维护考场秩序,严格执行考试实施程序,维护考场秩序,如实记录考试情况,保证考试正常进行。
2、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宣读《考生须知》,宣布考试注意事项(第一科考试)。
3、检查核对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督促考生按时按规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准确粘贴考生条形码等,并进行核对,发现填涂错误,应要求其改正。
4、监督考生按规定答题,制止违纪舞弊行为,以维护广大考生利益,并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做好相关工作。
5、关心爱护考生,考试中发现考场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考妥善处置,不得对外扩散。
6、制止非本考场考生和除本考点主考、副主考、巡视员、督考员、机动监考(需主考指派或顶岗)外任何人进入考场。
7、遵守监考纪律,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不擅离职守,不吸烟,不打瞌睡,不阅读书报,不聊天,不抄题、做题、念题,不检查、不暗示考生答题,不得擅自提前和拖延考试时间。
8、考试期间,不得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不得以任何理由把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或传出考场。
9、机动监考员负责所指定考场与主考的联络工作,协助监考员工作,制止并记录监考员擅离考场的行为,制止无关人员越过警戒线。
10、考前、考后检查、清理考场。
第四十四条 听力考试音响主控室操作人员职责
1、熟悉听力播放设备使用和维修,确保考试期间听力设备正常运转、播音效果良好、听力考试正常进行。
2、考前对听力播音系统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对考场的音箱及线路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3、对备份功放、控制器及备用电源等听力播音系统设备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听力考试开始前,按规程对听力磁带进行试听操作,在试听过程,对考场的音效再一次确认已调试到最佳状态,确保良好的播放质量。
5、试听结束后立即停止播放,不要将磁带倒回开头处,待得到听力考试正式开始信号时继续播放。
6、听力考试结束,与副主考、监察人员一齐密封所用磁带并签名后交给考点主考。
第四十五条 网上巡视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
1、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招生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网上巡视系统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2、考前二周对考点所有监控摄像头、线路及网络中心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每个考场的摄像机录像清晰、准确,没有死角;考前三天每天必须对网上巡视系统进行多次检查,确保高考期间网上巡视系统正常运行。
3、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严格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发生的异常情况,如实填写系统运行记录,发现系统问题及时向考点分管领导汇报。
4、上岗时,要对网上巡视系统进行检查,遵守主控室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操作,注意主控室内防火、防盗、防鼠、防水工作,电路要经常进行检查维修,保持室内卫生。
5、每场考前30分开始至考试结束后10分内要对所有考场进行实时刻录,考试结束对考试录像数据进行备份送主考室。
6、主控室微机储存显示的数据、资料、磁盘、录像、录音带,不得泄露外传。
7、非领导或监察人员、监控员、联系员,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让人进入监控室。
8、掌握网上巡视系统数据库的超级口令,做好服务器的软硬件资源分配。
9、在监控工作期间,不准带通讯工具,不吸烟,不谈笑,不看书报,不打瞌睡,不擅自离岗。
第四十六条 网上巡视纪检监察员岗位职责
1、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监控纪律和规章制度。
2、恪守职责,认真履行纪检监察员的职责,对发现的情况及时督促监控员和联络员处理。
3、每场开考前35分钟到达监控室直至考试结束,待各考场监考员全部离开考场后方能离开监控室。
4、工作期间不准带通讯工具,不吸烟,不谈笑,不看书报,不打瞌睡,不擅自离岗,不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事情。
第四十七条 网上巡视系统监控员岗位职责
1、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严格监控各考场的考试情况,发现考场有异常情况就如实填写《福建省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网上巡视监控考场异常情况记录表》,并及时交联络员上报考点主考。
2、严格遵守各项监控纪律和规章制度,爱护监控设施,保证监控工作的正常运转,考前协助对监控设备检查调试,确保考试过程正常监控。
3、恪守职责,监控过程各考场考生的答题现场情况及电脑刻录的所有信息均不得泄露外传。
4、监控员在监控室工作期间,必须集中精力,不准带通讯工具,不吸烟,不谈笑,不看书报,不打瞌睡,不擅自离岗。
5、监控员应于开考前35分钟到达监控室,及时开机并按规定进行实时刻录有关数据,考试结束各考场监考员全部离开考场后才能关闭监控系统。
6、考试结束对监控室进行安全检查后封闭监控室。
第四十八条 网上巡视联络员岗位职责
1、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严格遵守各项监控纪律和规章制度。
2、在监控工作期间,不准带通讯工具,不吸烟,不谈笑,不看书报,不打瞌睡,不擅自离岗。
3、准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4、认真负责地将监控员记录的《福建省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网上巡视监控考场异常情况记录表》送主考室主考后及时返回监控室,并注意保管,不得将有关情况外传扩散。
5、作好监控室和其他部门的联系工作。
第四十九条 其他考试工作人员职责
1、负责考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好考点的封闭和警戒线的值班工作。
2、负责考点考生的医疗救护工作。
3、负责考点环境的安静、清洁卫生,考试设施及用品的供应、调剂、保障、维修等工作。
4、确保考试期间考点的供电及通讯畅通。
5、根据考点主考要求做好考点的其他服务工作。
第五十条 巡视组长职责
1、参加上一级高招办召开的有关业务培训会议,出席本级高招办召开的业务培训会议。
2、领导本组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我省普通高考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掌握工作程序及要求,熟悉工作业务,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3、参与对违纪、舞弊案件以及重大或突发事件的处理。
4、妥善安排、协调好本组巡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巡视情况。
5、汇总本组巡视情况,并以书面总结形式向上一级巡视组长汇报。设区市的巡视组长还应直接向省高招办汇报。
第五十一条 巡视员职责
1、巡视员应参加高招办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培训,熟悉考试有关规定。巡视员在工作期间接受本校召集人、本考区巡视组长及当地招生委员会的领导。
2、实行回避制度,巡视员原则上不能回原籍、家乡所在地考点巡视。当年有直系亲属参加高考的应主动提出回避。
3、按规定时间到达考区、考点,全面了解考区、考点考前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包括防范自然灾害、疾病防检、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措施),检查督促考点工作人员执行考试纪律和规定。
4、认真检查试答卷保管保密、外语听力播音设备、网上巡视系统是否符合要求,考试期间对网上巡视监控室工作情况全程巡视。发现问题应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报告巡视组长和上一级高招办。
5、参与考点处理考生违纪、舞弊等事件,并积极协助考点做好考试期间其他考务工作。
6、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廉洁自律。
第五十二条 考生须知
1、考生应诚信守实,杜绝违纪舞弊并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
考生感到身体严重不适时应主动向考点工作人员或监考老师报告。
2、凭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暂未办理身份证或身份证丢失的应持由当地派出所出具带照片的且在照片上加盖压角公章的户籍证明)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准时进场参加考试。
3、考生入场,除2B铅笔、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外(个别科目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
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寻呼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
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等。
4、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准考证号签旁的桌面上以便核验。考生入座后还必须在“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签到表”上签名。考生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应及时按监考指令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涂)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栏目,不得提前作答或动笔写任何字迹。凡漏填(涂)、错填(涂)或字迹不清楚的答卷、答题卡无效。
遇试卷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等问题,可举手向监考员询问;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询问。
5、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
6、迟到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参加当科目考试(外语科14:45以后禁止迟到考生入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7、在答题卡(“高职单招”为试卷、答题纸)规定的区域答题。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准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8、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卷、答题卡,不准将试卷、答卷、答题卡、草稿纸、垫板带出考场。
9、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不准在考场逗留。
10、如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违规事实记入考生诚信考试电子档案。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承担高考的有关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和人民教师的责任。各有关学校应为高考等工作提供条件和支持。
第五十四条 未经教育部或省招委会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提供或公布考试信息以及翻印、出版统一考试的试题、试卷、答案和评分参考。
第五十五条 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原因或试卷丢失、被窃及其他原因需启用备用试题的,经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启用备用试题,其考试组织管理等仍按本通知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细则适用于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职单招”全省统一考试的管理参照本细则执行,但由于其卷卡不分离,所以对其答卷上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生书写规范等均仍按原来的办法处理。
第五十七条 本细则由福建省高招办负责解释。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